言情吧 - 其他小说 - 明天子在线阅读 - 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

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十八章        决战前奏

        这种千斤的大炮,曹义也不是没有见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北京城头,已经边关城头之上,这样大炮从来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技术或许有进步,但是并没有大跨越性的进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大炮是少府这么多年精心打造,在刘定之的督促之下,是用了心,也有一些变化,比如确立了炮表,是朱祁镇下令钦天监配合打造出来的,改造了炮车。即便如此,一门炮也需要四匹驮马,如果路况不好,要六匹驮马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,神机营五千多人,只有几百门炮的原因,大炮驮马,弹药车,炮手的辎重,等等平均一门炮需要十个人伺候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一些护卫后勤人员,这样的编组已经是极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曹义也没有想到,火炮的集中使用,会有这样的威力,恐怕即便是什么城池,也挡不住火炮的轰击,更不要说朝鲜人在江心洲上面的,仅仅算的上是木制营寨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李瑈,也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瑈脸色微变,看情况就知道,已经不可能守了。立即下令撤退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已经来不及了,火炮刚刚停下来,就有无数士卒乘船小船而来,一两百步的河道,并不算远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会儿功夫,就登岸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朝鲜军队,此刻正一面慌乱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还没有从被轰击的余韵之中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方面固然是火力猛烈,另外一方面,却是这是很多朝鲜士卒万万想不到的事情,从精神层面无法接受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明军一冲上来,双方短兵相接。

        朝鲜人又接到撤退命令,纷纷后退。随即转变成了溃退,被明军追杀,来不及上船,纷纷跳进了鸭绿江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军首战得胜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场总计参与兵力不过数千人战斗,却进一步打击了朝鲜士卒的士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瑈不敢反击,只能派人谨守鸭绿江东岸,长壁深垒,以待长久。

        曹义连夜铺设浮桥,就是那种无数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的浮桥,并想办法将火炮运上了江心洲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军以江心洲为出发点,直扑北岸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李瑈也不是白痴,见识过火炮的威力之后,就将阵地向后撤退了一两百步,正好让开了火炮射程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炮火一停,就派大量的火铳上在江岸上列阵,轰击江面上正在渡江的士卒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水面狭窄,通行大船不易,双方的水师都有默契的在下游交战,不到上游来。所以明军用来渡江的船只,大多是小船。这些小船并不坚固,如果用大炮轰击,一炮之下,就会散架,但问题是朝鲜没有那么多大炮,他们更多是火铳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乎双方开始对射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片刻,明军火炮再次响起来,朝鲜各部纷纷退去,明军这才在鸭绿江北岸站稳了脚跟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他们的进展,也进限于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瑈等待多时,将麾下马队一下子投入进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双方在江岸之上,浴血厮杀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朝鲜不过一两万骑兵而已,这些骑兵在明军骑兵面前从来是软脚虾。根本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骑兵毕竟是骑兵。是朝鲜军中的精锐,在明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之下,冲过来,未必不能将明军先头部队,一古脑赶下鸭绿江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他们太小看明军。明军派过鸭绿江的是一个营,站在这里的仅仅是半个营,二千多人。但这两千多人面对朝鲜骑兵的冲击,岿然不动,双方展开了惨烈的厮杀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得不说,朱祁镇的意志彻底贯彻在京营之中,京营不管是兵员素质,武器装备,军官水平,乃至将领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。

        每年六百万两银子,户部,兵部,锦衣卫,东厂都盯着,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实处,不会在搞出贪污军饷这样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军队训练也是相当之艰辛,大部分时间都在军中反复操练。虽然比不上现代军队的训练强度,但是在当时却也是少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少朝鲜军队的训练强度是远远比不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面对朝鲜骑兵的冲击,两千明军士卒居然牢牢的顶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曹义只能听见对面岸上,喊杀声震天,立即下决定,派出士卒增援。但是增援效率是相当之慢,估计一天下来,能够派上去一两万人,已经是极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军的战斗力大大高于李瑈的估计,李瑈见状,心中暗道:“决计不能让明军在东岸站稳脚跟,否则这仗没有办法打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几十门火炮集火轰击,几乎是以此制敌,无坚不摧了。李瑈本想层层防御,但是一看明军火炮的表现,就知道,只要将明军放过鸭绿江天险,之后就是无可奈何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在后面还有什么大同江,等江河,但是李瑈很明白,他的根基浅薄,一旦前线出现惨烈的败仗,政治上的巨变,就会致命。他不会知道他那一位张良能不能当得住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亲自上阵,带着本部人马,围杀这些过江的明军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军死守岸百余步的宽度,援军虽然不多,但是源源不断上阵,一天之下过江万余人,双方厮杀竟日,终于在日落时分,朝鲜人才不得不退兵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在天黑之后,明军也退兵,放弃这一处滩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决断很明智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在半夜时分,朝鲜从上游乘坐火船,撞在浮桥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从西岸到江中洲的浮桥被点燃,一夜之后,化为灰烬。熊熊大火,燃烧了半夜。这一条浮桥被烧断之后,明军能渡江人员锐减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还让明军停留在滩头,那么明日就会面临一场大屠杀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为什么不在当日就撤退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因很简单,临阵撤军,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,只能撑到天黑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一战,双方伤亡都不少,从伤亡比上来说,朝鲜军队将近明军的两倍,这不仅仅是战斗能力,还有各种后勤宝藏,还有武器装备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战之后,双方都在暂时添伤口,曹义又寻了另外一个突破口,尝试过江。毕竟这一带鸭绿江蜿蜒流淌,可以选择为突破口的地方,并非只有一个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在李瑈的防守之下,都宣告失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李瑈虽然是防守一方,伤亡还在明军之上,如果不是因为鸭绿江险阻,让明军过江的人数,都很少,每一次过江,都要面对一场以少敌多的大战。正在平原上展开大战,朝鲜人早就被京营给打崩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双方加起来二十多万兵马,沿着鸭绿江百余里河道铺展开来,明军开始一次又一次试探过河,因为强烈的火力支持,李瑈不得不将沿江防线撤退后一两百步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大部分战事都是在万人以下,在鸭绿江东,持续一天,到二天不止,简直是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    曹义一方面是在用朝鲜兵来练兵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曹义看来,京营什么都好,就是没有见过血的太多,战场上过走一遭,胜过训练一年多。真正见过血之后,知道什么是战场,战斗力才真正发挥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来,曹义是真的想突破。

        固然他安排了两侧迂回的总战略,但是说曹义有一场畅快淋漓的灭国之战,倒也不是,只是真正大战,本来就是这样的,特别是一方占据地利一心要守,打过几十天,几个月都很正常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便是鄱阳湖大战,双方都有决战之心,前后也打了一个多月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曹义虽然留了后手,但是在对付李瑈上,可是没有半分保存实力的想法,一次一次突破恶战,估计这样打上一个多月,当曹义将李瑈的情况搞明白了。那就是决战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不知道曹义不知道,李瑈能不能等到他决战那一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