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吧 - 其他小说 - 明天子在线阅读 - 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

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

        第四十四章    李时勉到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在内阁之中闭目养神,有一个小太监走过来,在杨士奇耳边说道:“陛下没有用午膳,去了奉先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点点头,一挥手让他下去了。他眼帘下面精光涌动,暗道:“皇帝如此,老臣可与安心的去见太宗,仁宗,宣宗皇帝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最担心皇帝从小在深宫之中长大,就好像是鲁哀公一样。“寡人生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,寡人未尝知哀也,未尝知忧也,未尝知劳也,未尝知惧也,未尝知危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皇帝,对下面没有同理心,不知道下层百姓过着怎么样的日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今皇帝真情流露,反而打动了杨士奇。让杨士奇彻底放心,让皇帝掌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一个对下层百姓保持同情的皇帝,即便是再差,也差不到什么地步去。而且皇帝的手段,虽然稚嫩,但也不是无能之辈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暗道:“老臣就为陛下做最后一件事情吧。”其实就杨士奇来说,他并不想用太激烈的手段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因很简单,这么激烈的手段,自然会引起激烈的反弹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灾年之中,还能持有粮食的人家,都是什么人家。

        除却少数单单有钱的幸运儿之外,其余背后都有,不管古今,钱与权都是联系在一起的。他如此狠手,就没有想过在内阁继续待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如此,一来是杨士奇对这个位置并没有多少眷恋之情了,毕竟当了十几年。不敢说都当吐了。但也知道,随着皇帝长大,这个位置迟早换人。杨士奇其实已经考虑,如何退下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急流勇退。在古人来看,从来是智慧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一件事情退下来,虽然得罪大片权贵,但是能得到皇帝的认可,也能得到天下士林的敬仰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次,就是朱祁镇的影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。他还没有掌权的时候吗,就秉承一种积极做事的态度。

        遇见任何一件事情,除非万不得已,条件不成熟,否则没有一件事情会拖下来的。这种积极的态度,也影响了很多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楚王好细腰,宫中尚多饿死。更不要在政治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的态度更能影响很多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的正统一直在宫中与王振在一起,很多军国大事都是与王振商议,杨士奇对当时的皇帝,未必有多少效忠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与而今是不一样的,最少此刻的杨士奇看来,当今将来的成就,恐怕在宣宗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召见六部官员,他们黑压压的站在文渊阁前面一大片。杨士奇站的笔直,根本没有一丝,老态龙钟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说道:“老夫受命于陛下,主持这一次赈灾事务。决计不能出半点差错,否则就不要怪老夫辣手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的声音夹着冷风,让很多人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    所有人都大声说道:“明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真要说什么,却忽然听见一个人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:“粮食,粮食,粮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顿时一愣,心中暗道:“莫不是粮食又出了什么问题?”

        却见这个六品小官跑过来,双手扶膝,大喘气说道:“粮食,天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大声问道:“天津的粮食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天津的粮食,而是海路的粮食到了天津,足足有一百五十万石,这还是第一拨,局势运粮食的船有上百艘,将卫河都堵塞了。”这小官终于将这一口气给顺下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一听顿时大喜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士奇虽然心狠,但是也并非没有心肝之人,他的政令下达有什么后果,他比朱祁镇更清楚,只是事非得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些事情,总是要有人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此刻他也松了一口气,说道:“我也不用妄做小人了。”他随即又怒喝这个小官,说道:“到底多少万石粮食,还有总共有几批粮食,都查清楚了,押运的是谁,速速报来,还不快去做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这消息也传到了奉先殿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些时候,原谅别人容易,原谅自己是比较难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好像是现在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是真信什么祖先吗?

        不,是他心中有惭愧,想找一个地方静一静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皇帝不吃饭,在宫中也是一件大事,所以不过一会功夫,皇太后孙氏就到了,只是奉先殿乃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太后虽然贵为太后,也不能随便进去。还是朱祁镇听见了孙太后的声音,从奉先殿之中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太后一见朱祁镇,就一阵阵唠叨,说道:“我听说,你最近一直不好好吃饭,吃什么虫子,恶心死了,是,我知道你要给天下臣民做一个表率,但是也不能苦了自己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总要吃饱了,才有力气处理天下大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娘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灌汤包,来吃几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太后一边说,一边让宫女将东西摆了上来。朱祁镇也只能下筷了,只是他食不知味,一想到,他吃饭的时候,有不知道多少人饿着肚子,甚至将来会被饿死。

        平日最爱吃的东西,此刻却一点味道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太后见朱祁镇如此,也轻轻一叹,说道:“我儿别太难过了,这都是命,不关你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说道:“孩儿乃天子,天下之事,无不与我有关。怎么能说无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太后说道:“我不管你怎么说,给我好好吃饭。否则,我饶不了你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也知道其实有些话,能与太皇太后说一说,但是与孙太后,却不能说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孙太后或许是一个和善的母亲,但是很多政治上的东西,她拎不清的,这也是太皇太后厌恶她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不管是皇后,还是太后,天然就有政治属性。这不是她不懂就可以推卸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也只能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忽然王振飞奔而来,说道:“陛下,陛下,广东的粮食来了?已经到了天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王振第一次没有压着李时勉的消息,而是飞奔而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一听,顿时精神一震,“啪”的一声,将筷子拍在桌子上,起身就要走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太后立即说道:“你还没有吃几个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头也不回,只是一招手说道:“饱了。”声音精气神十足,一点都没有刚刚的颓废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李时勉远在天津,此刻朱祁镇急急忙忙出去,也见不到李时勉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李时勉押运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的事情,已经哄传北京,北京粮价应声而落,一度跌到了四百多文,不过,过了两天,再次恢复到了五百多文将近六百文的价位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个消息,将粮价近两个月的涨幅,全部砸了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这个时候,李时勉也进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本想出城迎接,但是杨士奇力劝,这礼仪太重了。朱祁镇无可奈何,这才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在乾清宫召见了李时勉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一见李时勉,顿时觉得李时勉老了不少,整个人瘦了一圈,也黑了不少。朱祁镇立即说道:“先生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时勉说道:“陛下不怪臣来迟之事,臣已经心满意足了,有何辛苦可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起身向李时勉行了一礼,说道:“朕代京畿百姓谢过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时勉连忙起身跪下还礼。感动的热泪盈眶,这对臣子来说,简直就是殊遇。这样忙了一阵子,两人才再次坐定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祁镇说道:“却不知道先生这一次过来,到底运来多少粮食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时勉说道:“第一批五十石而已。一百五十石,是臣虚张声势,不过后续还有。”